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。即使房地产行情不好,也还是有一批人瞄准了二手房市场,从中谋利。
第一种现象,收房客。现在市场上活跃着一批收房客,穿梭于各个中介找房,他们就是趁现在市场低迷,向房东压价。然后与房东签订买卖合同,支付5-10万的定金,约定2-3个月内付清房款,并特别约定:房东必须无条件将房产过户至买方指定的第三人名下。这一条目的很明确,就是低价买进高价抛出,然后逃避交易税费,从中赚取差价。接下来,这些收房客就马上挂出去再出售,他们就是打这个2-3个月的时间差,只要在这个时间内找到下家,就马上通知房东直接过户至下家。如果这2-3个月内房子跌价、无利可图,甚至要亏本,干脆就放弃定金不买了。或者收房客再与房东协商,再次延长付款时间,留更多的时间找下家。我就听说过这么件事,去年10月有个房东将锦绣大厦的房子以100万卖给收房客,结果3个月后收房客房子卖不掉,放弃了10万定金,结果现在房东连70万都卖不出去。前段时间炒房票,也是这个套路。作为房东,你要认真衡量一下利和弊,正确做出选择。
第二种现象,高评高贷。别看交易量有所提升,但背后有些是虚假的。现在市场上就有这么一批人,团体运作,分工明确,有专门去中介找房的,有专门找出面买房贷款人的。利用银行内评系统与实际交易价格不对称,从中骗取银行贷款。例,市区一套房子实际成交价100万,但银行的内部系统评估价可以达到180万,然后他们与房东协商好,网签合同写180万,到银行贷款180*80=144万。100万给房东,多余44万与出面贷款的人分成,出面贷款的人也基本上是外地人打工的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,或者找些游手好闲的。一看能分个几万块钱,出于利益诱惑就不计今后变黑户、失信人员,一拍即合。取得贷款后正常还款个半年就断供弃房。一年弄个10套,套出来的钱不可小看了。
我听说一个更夸张的,在市区天诚公寓,房东还没到时间交房,结果已经收到银行、法院通知要腾房拍卖了,可能从签订合同到银行通知,只有3-4个月。这种现象偶尔几笔,银行可能也就自认倒霉,但万一出现群体事件、大面积断供,我认为不排除相关部门会插手调查。作为房东、房产中介,别为了蝇头小利参与造假,否则会得不偿失。